2018年4月(中)学术推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领导科学》2018年第11期1-1,共1页Leadership Science

摘  要:魏嘉琪、孟宪平在《党内非制度化行为及消解思路探析》一文中指出,非制度化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利用权力、关系、金钱等手段攫取及拓展制度外利益和空间的做法。党内非制度化行为已成为影响党肌体健康的毒瘤,其主要表现为立场丧失、宗旨淡漠,道德失范、精神没落,藐视约束、践踏权威,超越底线、违法违纪。究其产生原因,大致可从历史根源、重要客观原因、主观因素和现实物质诱因等方面进行考量:社会陈规陋俗是党内非制度化行为产生的历史根源,制度不健全是党内非制度化行为产生的重要客观原因,一些党员修养缺失是党内非制度化行为产生的主观因素,不良利益诉求是党内非制度化行为产生的现实物质诱因。

关 键 词:非制度化 行为主体 推介 学术 历史根源 主观因素 主要表现 道德失范 

分 类 号:D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