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旭光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年第12期61-61,共1页Journal for Beneficial Readines Drug Informations & Medical Advices
摘 要:酒渣鼻,又名玫瑰痤疮,俗称酒糟鼻、红鼻子,是一种好发于面部中央的慢性炎症皮肤病。毛囊虫感染、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情绪激动、嗜酒、过食辛辣、冷热刺激等均可促使本病。起病初期,鼻部、面颊处出现红斑,范围小,以后出现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重者可发展成鼻赘。多发于中老年人,影响面部美容。中医认为,肺胃湿热、虫毒外感是酒渣鼻的根本原因。湿盛者表现为皮脂溢出;热毒虫毒炽盛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血瘀虫毒凝结表现为增生肥大。治宜清肺泄热、杀虫解毒。在此,推荐一个外用方子:将雄黄1克研成细末,以蛋清少许拌成药糊,用食醋洗净鼻子后,涂抹药糊于患部,每日3次。每次涂前均用食醋洗去前药,再行涂抹,1~2周为1个疗程。方中食醋有散瘀、解毒、杀虫之功效,不仅有较强的抑菌杀菌止痒作用,还可溶解皮肤角质细胞的脱落,清除皮肤污垢,抑制过氧化脂质的活性,减少其生成;雄黄除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杀虫、杀菌消炎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祛脂敛油作用,可以减少和抑制皮脂腺分泌;蛋清甘寒,能清热解毒;两者调和局部外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平时应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少饮浓茶和咖啡,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防止便秘。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并保持鼻部清洁,少用或不用化妆品,洗脸水温度不可过热或过凉。不宜在夏季、高温、湿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或工作。
关 键 词:酒渣鼻 雄黄 慢性炎症皮肤病 内分泌功能失调 清热解毒 外涂 胃肠功能障碍 情绪激动
分 类 号:R758.734[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