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应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栾继耀 梅伟[2] 苏锴 

机构地区:[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50000 [2]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外科,450052

出  处:《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9年第1期46-49,54,共5页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edics And Research

摘  要:与年龄相关的颈椎退变在中年人群中占50%以上,是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和韧带肥厚,可压迫颈神经或脊髓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严重者常需手术干预,手术分为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路联合入路。目前常用的前路手术有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CF)。20世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2]首次报道了ACDF,近年来,ACDF虽然历经各种改良,但因其显露容易,创伤小,能直接去除致压物,减压彻底,术后康复快,临床疗效满意,仍然是颈椎前路手术的金标准[3]。在ACDF中减压是核心技术,融合是手术成功的标志,减压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得骨性融合。自体骨融合虽然效果可靠、融合率高,但存在移植骨脱出、塌陷等风险,同时也可能引发供骨区的并发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椎间融合器(cage)应运而生。为了提高融合率和临床疗效,cage的设计和材料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其设计经历了BAK、螺纹式、钛网、自锁式零切迹等的发展,材料也有自体骨、增强涂层以及可吸收材料等。

关 键 词:颈椎椎间融合器 颈椎前路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可吸收材料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体次全切除 减压融合术 神经功能障碍 

分 类 号:R687.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