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升[1]
机构地区:[1]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0081
出 处:《地方财政研究》2018年第12期58-65,共8页Sub National Fiscal Research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方式也迈入了其自身的新常态,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制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土地财政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而具有不可持续性,政府对投融资平台融资逐步加强了风险防控,PPP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新预算法的修改赋予了地方具有独立发债的权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实际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在加强其规范性的同时,其隐性债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并未消除,加强风险监管和治理势在必行。文章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出发,进而梳理和分析了隐性债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隐性债务的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