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禹州红薯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新彩 

机构地区:[1]禹州市农业林业局

出  处:《河南农业》2019年第1期62-62,共1页

摘  要:禹州市地处伏牛山余脉豫东平原过渡带,全市面积97.4km^2,山、岗、平地各占1/3,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适中,是农业农村部规划的11种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尤以红薯“三粉”(粉面、粉条、粉皮)、中药材为禹州的农业名片,享誉10多个省、市,为禹州市农业走出去、壮起来和农民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发展现状红薯自清朝道光年间引入禹州种植以来,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耐旱,耐瘠薄,生产潜力大,被农民称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禹州市红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hm^2,鼎盛时期种植面积为2.4万~2.53万hm^2。红薯加工始于19世纪以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年加工产值12亿~15亿元,并由此带动机械制造、物流、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一条龙发展。

关 键 词:红薯加工 种植面积 农民致富 种植历史 季风气候区 优势农产品 禹州市 豫东平原 

分 类 号:F323.8[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