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贫困”多人谈  被引量:10

Diverse Views on Language and Pover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小云[1] 屈哨兵[2] 赫琳[3] 党国英[4] 袁伟 LiXiaoyun;Qu Shaobing;He Lin;Dang Guoying;Yuan Wei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 [2]广州大学 [3]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5]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出  处:《语言战略研究》2019年第1期86-9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摘  要:语言和贫困也有关系吗?语言与贫困这样一个论题意味着语言与贫困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个题目本身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解读,首先是我们如何界定贫困这样一个概念,当我们把贫困界定为具有现代含义的,或者是具有发展含义的福利缺失的时候,那这就意味着把贫困更多的定义为一个主要以物质性福利为衡量标准的生活状态。比方说,按照现代社会的能量和营养摄取标准所界定的极端贫困,以及按照满足教育、健康和居住等现代性福利内容为标准衡量的相对福利缺失的状态。从这个角度上讲,由于获取这样一种绝对的和相对的福利标准是有条件的,除非一个人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一个社会完全无法为大众提供获取这些福利的机会,否则社会大众必须经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身福利的改善。在现代化,或者在发展的语境下,改善福利的路径是具有条件性的,这种条件性就直接和语言产生了关系。

关 键 词:贫困 语言 福利标准 生活状态 现代社会 社会大众 劳动能力 界定 

分 类 号:H102[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