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18)F-^(19)F同位素交换的分子影像探针合成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重庆 孙夕林[1] 吴丽娜[1] 刘杨[1] 申宝忠[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TOF-PET/CT/MR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28

出  处:《放射学实践》2019年第1期109-113,共5页Radiologic Practic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31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10103913;81471724;81101088;81130028);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黑龙江省高校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

摘  要:随着PET/CT显像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尤其是18 F标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发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一种基于18F-19F同位素交换原理下的正电子药物合成方法,因其无需干燥步骤、可以实现一步法标记、分离纯化简单、可实现多功能标记等优势,成为一种新的放射性药物标记的策略。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同位素交换原理,利用放射合成子AMBF3标记分子影像探针的策略,并就目前其基本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分子影像学 分子探针 同位素交换法 三氟硼酸盐 

分 类 号:R817.4[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