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顾金土[1,2] GU Jin-tu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1100 [2]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南京211100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1期17-23,共7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浙沪沿海工业污染的社会风险研究"(13BSH026);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城乡宜居社区理论及实践研究"(2018B32414)
摘 要:中国乡村发展需要外来扶持,但不是单向输入,而是要契合原有的社会生态系统,并使之走上现代社会发展的征程。集体猪舍案例表明,融合本土优良习俗和外来要素(工业技术、权威系统)是可能的。在土猪生产和消费场域中,通过猪食—猪肉—猪粪系统,实现废弃物—生活品—生态的再循环,弥补种养分离的代谢断层。集体猪舍以尊重农民为基础,实现各主体目标整合,并对养殖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统分结合,空间集中,个体养殖,集体监督",从内容上看,基本实现了农业的多功能目的。借助土猪养殖,留守中老年农民增加了收入,掌握了生活节奏的主动权,本地居民和返乡人员吃到了放心的"土猪"食品,村内舆论、养殖秩序和环境管理也从客观上提高了村级的自组织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