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北京102600
出 处:《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9年第1期49-51,共3页Trauma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和凝血功能特点,明确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检测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于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74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静脉血栓分为静脉血栓组(n=43)与无静脉血栓组(n=631),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结果术前,静脉血栓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活化部分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明显高于无静脉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静脉血栓组术后FIB、D-D较术前显著升高,且PT、APTT、TT、FIB、D-D仍明显高于无静脉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疾病性质、手术时间、并发症、凝血功能为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并发症、手术时间≥3 h、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是妇科手术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妇科手术后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术后监测凝血功能有利于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