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转杯纺纱断头的几项措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新会 

机构地区:[1]河南舞钢银龙纺织有限公司

出  处:《棉纺织技术》2019年第2期73-73,共1页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

摘  要:通过长期观察分析,转杯纺断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纱前断头,多发生在转杯内纱条剥离点处,常见的有细尾断头,杂质断头,粗节断头。其断头主要由纤维在凝聚并合过程中的成纱强力弱环引起。另一种是成纱后断头,主要是由于卷绕张力过大或胶辊沟槽卡断纱线。转杯纺断头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如下。(1)原料因素。为方便生产,我公司转杯纺28tex采用与转杯纺59tex相同的配棉,原料含杂大,短绒高,成纱断头高。为降低断头,优化配棉,将配棉使用比例细绒棉破籽由60%调整为54.5%,细绒棉精落棉由23.7%调整为23.4%,增加长绒棉破籽15.6%,去掉回用四类,回花由6.3%增加为6.7%。配棉调整后,纱线强力由265cN增加为276cN,千锭时断头由153根降低为126根。

关 键 词:纺纱断头 转杯纺 成纱强力 原料因素 纱线强力 卷绕张力 成纱断头 配棉 

分 类 号:TS104.2[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