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冰花 徐鑫芬[2]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出  处:《护理与康复》2019年第2期37-40,共4页Journal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基  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8ZA077;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建设计划(围产护理学)(浙卫办科教[2015] 13号)

摘  要: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的现象[1]。临床约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约为49.1%,居新生儿疾病之首[3]。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具有神经毒性,能穿过血脑屏障并可导致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其发生率约为4.8%[4-5]。胆红素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病死率高,50%~75%患儿死于急性期,而75%~90%幸存者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存在着智力落后、视觉异常、听力障碍等不良后果[6]。因此,新生儿黄疸需要早预防、早干预。笔者就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关 键 词:新生儿 黄疸 干预 综述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