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3 [2]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上海200135
出 处:《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11期1358-1361,共4页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1919;81870147);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PWZxq2017-10)
摘 要:血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医学发展的瓶颈,因供血紧张影响患者及时治疗,导致手术被迫推迟或病人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效的围术期合理用血与血液保护能够减少同源异体输血,最大程度节约并保护血源。输血是一种移植行为,而实际工作中却没有严格遵守其适应证并忽略了复杂性和风险性[1]。异体输血的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输血反应、病原微生物感染、医源性错误输血等。异体输血对免疫系统和肿瘤患者本身是否产生负面影响仍存有争议[2]。文献[3]指出异体输血可以增加病患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贫血同样会造成病患死亡率的增加。我国异体输血来源短缺更为明显。血液稀释作为一种血液保护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可以节约用血,弥补血源不足,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已很广泛。在病人能耐受的前提下,运用血液稀释技术,可以维持循环稳定,并且减少异体输血。血液稀释时容量以及身体相关指标会产生变化,本文对近年来的血液稀释与容量变化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分 类 号:R331.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