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重庆医学》2019年第4期686-687,690,共3页Chongqing medicine
摘 要:目的对比尿激酶封管和微泵注入两种方法治疗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将45例长期中心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排除机械性因素)分为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22)。对照组采用20万U尿激酶以4mL(5万U/mL)生理盐水稀释封管,保留0.5h;试验组采用20万U尿激酶溶于20mL(1万U/mL)生理盐水,各取10mL分别从导管动静脉两端同时微泵缓慢注入4h。若导管功能未恢复,则第2天使用尿激酶微泵注入1次。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血流通畅,通畅率为60.9%,其余9例患者使用尿激酶微泵注入后有5例导管恢复通畅。试验组患者中有19例导管通畅,通畅率为86.4%,其余3例患者再次使用尿激酶微泵注入也未恢复通畅。尿激酶微泵注入患者与尿激酶封管患者比较,可减少导管移除或更换率(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血表现。结论尿激酶微泵注入治疗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关 键 词:尿激酶 封管和微泵注入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