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界限与动态发展:也论监察对象“全覆盖”  被引量:10

Scope, Boundaries and Dynamic Development: Also on the“Full Coverage”of Monitoring Target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柏顺[1] Yuan Boshun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2

出  处:《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8-13,共6页Hena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强化廉政风险评估推动湖南廉洁政府建设研究"(2016167)

摘  要:不同于当前关于监察对象"全覆盖"范围的两种观点,本文认为确定监察对象范围的标准,应该从公共权力中心论转向公共职位(身份)中心论和公共利益中心论,不能满足于仅仅限定在"行使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而应是全体公职人员。这不仅是法理逻辑之必然,亦有其理论与现实需要。另一方面,监察对象必须有明确界限,不能延伸至普通群众与私营部门。而这是由我国反腐败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属性、监察体制改革的初衷以及我国的治理模式所决定的。当前确定的监察对象范围有其当下的合理性,但我国廉洁政治与廉洁社会建设存在的先后之分以及注重抓关键少数再及多数的反腐败模式,决定了我国监察对象范围的动态发展性和延伸至全体公职人员的可能性。

关 键 词: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对象 公职人员 治理模式 反腐败模式 

分 类 号:D26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