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琴[1]
机构地区:[1]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出 处:《新农村(黑龙江)》2018年第35期79-79,共1页New Countryside
摘 要:小麦是临汾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3.5万hm^2左右,约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55%。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粮食供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直接影响到小麦生产。1 临汾市小麦生产特点1.1 风调雨顺奠定增产基础去年8月份和9月份的降雨偏少,严重的墒情不足影响了小麦播种进度。8月份全市平均降雨47.4mm,比常年的102.7mm减少55.3mm,减53.8%;9月份降雨19.1mm,比常年的73.5mm减少54.4mm,减74%,关键时期小麦不能下种。9月18日全市普降小雨,平均降雨量10.1mm,一部分旱地正茬小麦播种,10月6日、7日全市普降小雨,平均降水量13.1mm,其余的旱地小麦才能正常播种;水地小麦基本集中在10月1日—12日播种;进入冬季,雨雪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土壤冻结层较浅,南部土壤基本没有冻结层,小麦绿叶过冬;12月底至今,麦区大部连续40多天无有效降水,加之温度偏高1~3℃,部分麦田失墒加快,旱象露头;2月20~21日,全市普降小到中雪,平均降水量7.3mm,大大缓解了旱情,此次降雪对小麦生产十分有利;之后大风天气增多,气温偏高,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旱地小麦苗情转差,水地小麦由于气温偏高,墒情较好,生育进程加快,苗情较好;4月7日~10日,全市普降好雨,平均降水量32.9毫米,可谓是“久旱逢甘霖”,极大地缓解了当前旱情,使正在拔节期的小麦补充了足够的水分,为小麦后期的正常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