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小平[1] Wu Xiaoping
出 处:《考古学报》2019年第1期47-62,共16页Acta Archaeologica Sinica
基 金:浙江大学中央高校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汉代铜器资料整理及其数据库建设"成果
摘 要: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随着汉武帝通西南设郡县,大批汉人进人云贵高原,从而开启了西南夷地区大规模的汉化进程。在云贵地区外来移民中,巴蜀地区由于其便利的地理位置,无疑成为最大的人口输出地。移民的主体来自巴蜀地区的事实在考古中亦可找到证据,目前在清镇、平坝、安顺、黔西、兴义、兴仁、赫章、威宁、沿河、务川、盐津、大关、昭通等地发现的砖室墓和崖墓及所出铜鍪、卷沿平底灰陶罐、摇钱树、人物俑、动物或池塘等模型明器,无不揭示其与巴蜀地区的紧密联系。Since Emperor Wu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opened southwestern China and established commanderies and districts there, large amounts of Han people migrated into the present-day Yunnan and Guizhou Provinces, which started the large-scale Sinicization progress in this area. Because of the convenient traffic condition and cultural advantage, the culture of the Ba-Shu area becam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Han culture in the Yunnan-Guizhou area.
关 键 词:云贵地区 西南夷地区 器物 风格 岭南 汉墓 巴蜀地区 外来移民
分 类 号:K878.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