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梅献中[1] Mei Xianzhong
机构地区:[1]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出 处:《南海法学》2018年第6期32-43,共12页The South China Sea Law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基于生态环境视域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18JD710075)
摘 要:以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政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为标志,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从1949年到1972年的奠基阶段;从1973年到1993年的起步阶段;从1994年到2017年的发展阶段;从2018年开始的转型阶段。其演变体现了由点到面、由边缘到中心、由抽象到具体、由平面到立体、由宽松到严格、由分散到统一、由政策到法律的演进特点。从其演进特点及土壤污染危害的形势来看,我国在环境保护上并没有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土壤污染危害的预防不够,存在侥幸心理;环境法的综合治理原则未能真正落实;环境监管体制存在九龙治水现象;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法 法律政策 经验教训
分 类 号:D922.68[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