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改革发展的四次演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有贵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1期152-152,共1页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Studies

摘  要:中国乡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是与国家整个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协同互动。从乡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与国家整个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协同视角考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乡村改革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经历了四次演进。1978~1984年,向重塑生产经营主体和实现农产品全面快速增长突围,重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户经济,实行政社分设,创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委员会,实现社队企业的快速发展。1985~2002年,向乡村经济社会结构重构扩展,开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路径,探索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确立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路径。2003~2012 年,向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延伸,用重中之重的工作布局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自组织发展,增强农业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 年至今,向新发展理念下的乡村振兴提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这样一个乡村改革发展渐进突破历程,构成了乡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与国家整个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协同互促的结构图谱。

关 键 词:乡村改革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演进 农业社会化服务 城乡一体化改革 经济社会结构 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 

分 类 号:F320[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