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辰[1]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2期43-45,共3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地震预警系统是近年来全世界防震减灾领域的研究热点,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地震预警系统运行情况表明这种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目前地震预警系统在我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台湾地区、首都圈地区、福建地区、兰州地区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地震预警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的测试运行工作。此外,我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正在建设阶段,预计2020年底能够建设完成并投入测试工作,将对华北平原、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地震带等区域进行地震预警服务。然而,目前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仍未经历过大地震的考验。日本3·11地震警示着我们,地震预警系统不仅在震级、地震动参数的估测结果上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震源的点源假设可能会造成严重的震级、地震动参数低估。本文通过大量具有背景信息的强震动记录,对地震预警相关的震级、地震动参数和断层破裂长度估测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地震预警系统建设与运行情况及相关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目前地震预警系统运行中震级、地震动估测面临的主要问题。(2)利用我国四川汶川地震、四川芦山地震、台湾集集地震及日本熊本地震的主震及其余震事件的344组记录,得到了P波初动后频率参数τ_c、位移幅值参数P_d与震级M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τ_c方法在震级小于6.5以下表现良好,震级大于6.5时会出现饱和现象;P_d方法的标准差随时间窗的增加而减少;P_d方法的稳定性高于τ_c方法。对以幅值参数进行震级估测的MP_a、M-P_v、M-P_d 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3种方法的标准差P_a方法>P_v方法>P_d方法,P_d方法的稳定性更高。(3)研究造成PGV-P_d这一地震动参数估测方法出现低估的可能原因,提出了提高PGVP_d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