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中外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术后引流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费翔[1] 李立[1] 崔建春[1] 

机构地区:[1]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16

出  处:《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年第1期66-67,共2页Modern Medicine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甲状腺肿物作为头颈部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肿物的有效方法。因甲状腺的解剖位置特殊、血供极其丰富,出血及积液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甲状腺术后多需携带负压引流,引流管既可引流创面渗出液体,减少过多积液对气管的压迫,也可观察创面的出血情况[1],但术后留置引流管也存在增加切口感染、意外脱落引起出血、影响患者活动等风险。因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多将24h引流量小于10ml作为甲状腺肿物术后患者的拔管指征[2]。本研究将24h引流量小于10ml作为拔管指征,探讨术中外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术后拔除引流管的影响。

关 键 词:白眉蛇毒血凝酶 甲状腺术后 术后引流 外用 留置引流管 甲状腺肿物 拔管指征 术后患者 

分 类 号:R65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