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2]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出 处:《工程技术研究》2018年第15期11-15,共5页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5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66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JJ2517);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开发委托项目(020115003G019)
摘 要:随着桩锚支护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应的计算理论与计算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常用于桩锚支护的计算方法包括静力平衡法、等值梁法、1/2分担法、弹性支点法、逐层开挖支撑(锚杆)支承力不变法、有限元计算法等。本文基于湖南长沙某路堑边坡桩锚支护工程实例,主要介绍等值梁法、1/2分担法、逐层开挖支撑(锚杆)支承力不变法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原理与步骤,以及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给出了不同计算方法在本工程实例中的计算过程与结果,对比基于不同计算方法的结果,并分析了计算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得出本工程实例锚索的竖向间距较小,桩体所受的弯矩较小,设计偏保守。
关 键 词:桩锚支护 对比研究 等值梁法 1/2分担法 逐层开挖支撑(锚杆)支承力不变法
分 类 号:TU753[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