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明士[1]
机构地区:[1]台湾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8年第1期1-48,共48页
摘 要:礼、律(广义曰法)是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素。礼是服膺天地的自然法则,以规范人间秩序;律是将人间秩序予以强制化,对于违反规制者予以惩罚,广义而言,还应该包含令等法规,可释为法制。魏晋以下诸王朝,致力于将儒教法制化,即是对儒教的具体实践。礼、律如同魂魄,德礼是魂,政刑是魄,不能偏废。近代立法,采用西方法,几舍德礼(魂),等于丧失“中华魂”。自秦汉至隋唐的文化进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果,即是礼律密切结合。在运作时呈现一体,具体表现在“失礼入刑”。本文透过传统家、学、国来探讨秩序运作原理。家由家长责任,学由师生关系,国由对内、对外君臣关系作说明,使个人行为无逃于天地之间,亦可呼应“天地君亲师”的社会秩序指标,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似不为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