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凝方案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文利 

机构地区:[1]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中心ICU,商洛726000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19年第4期459-462,共4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0K21392)

摘  要:目的:探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实施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过程中,应用肝素、阿加曲班与枸橼酸进行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117例ICU SAP患者均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普通肝素、阿加曲班及枸橼酸实施抗凝。观察各组所用抗凝剂剂量与APACHEⅡ评分间关系;测定不同时间段各组血小板(PLT)、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比三组治疗前后肾功能(Scr、AST)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变化情况。结果:A组和B组APACHEⅡ评分与抗凝剂用量间呈明显负相关,且APACHEⅡ评分30~39分和40~59分患者所用抗凝剂剂量均明显少于30分以下患者(P<0.05);C组APACHEⅡ评分与抗凝剂用量间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中三组在24 h观察期内分别有35、27、21例患者PLT数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 PLT下降10%~30%者人数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开始8 h内,C组中PLT下降10%~30%人数及24 h内下降30%~50%人数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前,三组APTT、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至治疗结束前1 h APTT均明显延长,且不同治疗时间点三组APTT延长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束后1 h时,三组APTT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三组Scr分泌明显增加,AST活性明显降低,炎症因子TNF-α及IL-6水平明显下降,而B组、C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 C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枸橼酸对PLT影响小,可更好的保护肾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对长期实施血液滤过治疗者,可获得更好的抗凝效果,且安全性高。

关 键 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液滤过 抗凝剂 肾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应用研究 

分 类 号:R657.51[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