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晓磊 Li Xiaolei
出 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129-137,156,共10页Journal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解释基本原理之系统归正研究>(项目编号:17BFX075);重庆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大数据视域下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罪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K2017-93);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点研究项目<互联网金融犯罪罪数问题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8SKJD07);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互联网金融犯罪罪数问题之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8QNFX15)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我国数罪并罚的"混合原则"存在以下基础性偏误:在词义上违背了"原则"基本语义,在形式上背离形式逻辑基本定律,在内容上缺乏正当性基础。这些偏误致使我国数罪并罚制度在理论逻辑上难以自洽、在司法实践中较难实现罪刑均衡目的。上述偏误之所以产生,源于人们对"混合原则"本质属性认识错误。澄清上述偏误后,我们发现:"混合原则"的本质属性并非数罪并罚的基本原则,而是数罪并罚的方法(组合)。另外,"并科原则"因其科学合理性应被确立为数罪并罚的基本原则,用以指引司法实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