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研究模型新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毕延伟 杨小强 孙平楠[1,2,3] 周小玲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医学院干细胞P2实验室,广东汕头515041 [2]汕头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广东汕头515041 [3]广东省感染病与分子免疫病理重点实验室,广东汕头515041

出  处:《癌变.畸变.突变》2019年第2期166-170,共5页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81570567;81571994;8187043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483;2015A030313447)

摘  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造成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HBV感染率,但现阶段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仍然无法根治。HBV研究模型对推动HBV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研究模型,HBV生物学以及HBV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未明了,制约了抗HBV新药研发。近年来,HBV功能性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的发现以及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推动了HBV研究模型的发展。本文分别从病毒来源、细胞和动物感染模型等角度对HBV研究模型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研究模型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类肝细胞 

分 类 号:Q933[生物学—微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