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乾莲[1] 赵武[1] 周恒 李斌[1] 梁家幸[1] 何颖[1] 李晓玉 秦毅斌[1] 卢冰霞[1] 韦明松
机构地区:[1]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1 [2]广西畜牧研究所,南宁530001 [3]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南宁530005
出 处:《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4期13-18,共6页Animals Breeding and Feed
基 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57);广西自然基金(2015GXNSFAA139070)
摘 要:以体质量为(100.0±10.0) g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置生长最适宜组(28℃)和高温应激组(35℃)2个处理水平,暂养7 d后分别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统计累计死亡率,并于细菌感染后24、48、72、96、120 h,采集组织检测HSP70基因表达水平,探讨高水温下无乳链球菌感染罗非鱼过程中HSP70的作用机制,为制定控制无乳链球菌病的合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撑。试验结果表明,LD_(50)攻毒试验中,28℃组试验尼罗罗非鱼在感染后48 h内没有死亡,感染120 h的累计死亡率为20%;而35℃组试验罗非鱼在感染24 h后累计死亡率就达到13.3%,在感染120 h后累计死亡率达到53.3%。各组织中,HSP70基因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鳃中24 h的表达量为最高,鱼脾、肠和肝中48 h的表达量为最高。说明水温35℃组无乳链球菌感染的罗非鱼累计死亡率显著高于28℃组,水温28℃组和35℃组的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