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建峰 谢锐填 庞树旺 吕晓宇 SUN Jian-feng;XIE Rui-tian;PANG Shu-wang;LYU Xiao-yu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广东广州510010 [2]普宁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广东揭阳515300 [3]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影像科,广东广州510010
出 处:《广东医学》2019年第3期403-406,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编号:20161038)
摘 要: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的疗效,探讨颈椎病与残余症状的联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分别在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结束后1个月观察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三者的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以及对两组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结束后1个月评分逐渐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同一时段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观察组BA、LVA、RVA的Vm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BA、LVA、RVA的Vm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3)观察组残余头晕持续时间<1周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对照组>4周的例明显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残余症状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具有较好疗效,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正骨推拿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分 类 号:R244.1[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55.3[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