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照锋 侯中玉 赵怀志[1] 张喜善 王海峰[1] 张翼[1] 李雷 曾宪英[1]
机构地区:[1]泰山医学院附属莱钢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莱芜271104 [2]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泰安271000
出 处:《医药前沿》2019年第2期157-159,共3页Journal of Frontiers of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PKP手术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莱钢医院骨科治疗的69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球囊单侧入路组、单球囊双侧入路组三组、双球囊同时扩张组,每组23例.A组单球囊单侧入路,B组单球囊双侧入路,C组双球囊同时扩张,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分别记录A、B、C组内所有入选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的注入量、X线透视次数和手术前后的痛疼视觉模拟评分(VAS)、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及患者SF-36量表的评分.结果:69例患者术后1天、6个月的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的三组患者VAS评分、患者Cobb角、ODI指数、以及SF-36量表评分比较,P> 0.05无统计学意义.单球囊单侧入路的VAS改善率及疗效分别平均为(68.2±12.5)%、92.8%.单球囊双侧入路分别为(68.9±11.3)%、93.5%.双球囊双侧入路分别为(69.1±10.9)%、93.2%.三组的VAS改善率和三组患者的VAS有效率比较,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后凸畸形角度、活动性功能障碍指数、患者疼痛的环节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效果相当,单球囊单侧入路组具有手术时间短,透射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该种PKP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但具体到每位患者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手术方案的选择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治疗最佳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