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海滨[1] 斯淑婷 梁灵芝[1] 唐金芳[1] 甘文烨[1] 姜岳明[2]
机构地区:[1]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530023 [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 处:《应用预防医学》2019年第1期51-53,共3页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2012647)
摘 要:目的分析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病例,以探讨其免疫失败原因,为当地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病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全市报告狂犬病病例177例,暴露后免疫失败病例17例(占9.60%),全部由犬咬伤所致。17例免疫失败病例中,Ⅲ级暴露病例为16例(占94.12%),暴露后冲洗伤口13例,未进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的有11例,未全程接种的有11例。暴露部位含头面部的有8例(占47.06%),1处伤口的有14例(占82.35%)。未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未全程接种、未冲洗伤口或不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冲洗等因素中至少1种的有15例(占93.75%)。首针免疫时间多为6月和7月。免疫失败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23.0 (16.5,38.0)天。暴露部位含头面部的免疫失败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16.5 (13.5,28.5)天,不含头面部的为33.0 (20.0,179.5)天,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5,P=0.016)。结论狂犬病免疫失败主要是未采取规范的暴露后预防措施及暴露程度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