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何以成为精神家园?——方志与志人:《庄河记忆》的文化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小江[1,2,3,4,5,6,7]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女性研究中心、妇女文化博物馆 [2]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 [3]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4]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 [5]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6]日本奈良女子大学 [7]日本御茶水大学性别研究所

出  处:《鸭绿江》2019年第7期135-143,共9页Yalujiang Literary Monthly

摘  要:所谓“精神家园”,不同于地理意义上的家乡,它落实的不只是一方水土之上建构起来的风土人情,还有回归的意念;无论身在何方,让心灵承载着温暖的记忆,在“诗意的安居”之地落脚还乡。依照海德格尔的界定,出走,是“还乡”的前提:唯有这样的人方可还乡——他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他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还本。因为他在异乡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得以有丰富的阅历。

关 键 词:精神家园 文化启示 家乡 记忆 方志 风土人情 海德格尔 还乡 

分 类 号:I2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