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婷[1]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30-36,共7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对外话语的学理性研究"(15YJCZH067);江苏省社会科学项目"当前我国对外主流话语体系的构建研究"(16MLB00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5SJB001)
摘 要:青年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与发展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论证并生成了科学的人的本质思想体系。作为无产阶级关于主体话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蕴含着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关系、社会共同体的变革,实现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政治理想与实践追求。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表达的逻辑内涵,需要走进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生成并出场的文本语境,把握其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这有助于领会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深意,更有助于人们反思新境遇下中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思考和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 键 词:人的本质 思想 话语 逻辑维度 实践意涵 新时代价值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