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山岭
机构地区:[1]亳州学院中文系
出 处:《戏剧文学》2019年第3期84-87,共4页
基 金:亳州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古代文学核心课程改革"(2017hxkc02);安徽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7114)
摘 要:在《窦娥冤》解读中,有拔高评价窦娥形象之嫌,对安排窦天章审案以及鬼魂托梦、平冤昭雪的结尾的价值有争议,有重新释读之必要。窦娥是一位善良、本分而悲苦的普通女子,是当时道德的坚守者,而非冲破者和觉醒者。由窦天章审案,可照应开头,节省笔墨;作者已着意剔除亲情对案件的影响。昭雪冤案,满足观众惩恶扬善的心理诉求,利于抚慰观众愤怒情绪,回归平和心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