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民间鼓吹乐与“苗疆走廊”的关系看贵州文化主体性认同  被引量:1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ity Identity of Guizhou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zhou Folk Drum and Wind Music and “the Miao Corrido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小明[1] XU Xiaoming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

出  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4-20,共7页Journal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摘  要:鼓吹乐在何时,何种原因进入贵州,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笔者认为这很可能与"苗疆走廊"有关,如果说古老的贵州文化像散布的珍珠,苗疆走廊则将这些散珠串成一体。众多异地文化又通过这条走廊进入贵州,使异地文化和本土文化珠联璧合,构成贵州独特的文化现象。鼓吹乐在其中具有较典型意义,通过对其的研究,思考苗疆走廊对贵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反之又以鼓吹乐的现状研究思考苗疆走廊对贵州文化的实际影响。从鼓吹乐的双重身份窥探贵州主体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特殊性和当今的时代意义。

关 键 词:苗疆走廊 鼓吹乐 文化认同 文化融合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G1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