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110032
出 处:《中西医结合研究》2019年第2期101-103,共3页Research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15年全球约有4.15亿成人患有DM,预计2040年将达6.42亿人[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早有相关记载,《证治准绳·消瘅》曰:“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方》云:“《古今录验》论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特忌房劳。”DN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足细胞减少、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萎缩[2]。目前,西医治疗DN的主要方式是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和替代治疗。尽管如此,仍有一小部分患者迁延难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直至死亡。因此,寻找新的DN治疗靶点,早期干预治疗以延缓DN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SIRT1与DN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SIRT1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