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早育[1] 戴伟良[1] 潘洁茹[1] 李启欣[1] 

机构地区:[1]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年第3期135-136,共2页Clinical Laboratory Journal(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佛山市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7AB0027)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中应用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50例),同时招募健康者80例,将健康者的血液资料作为健康组(80例),观察比较健康组与观察组治疗前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之间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健康组的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前的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前的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将有效检测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评估治疗此类疾病方法的效果。

关 键 词: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 血栓调节蛋白(TM) 

分 类 号:R54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6.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