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8年第10期636-63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067).
摘 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于疱疹病毒科,大多在婴幼儿期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候,容易再次激活导致感染,感染可以侵犯视网膜,肺,肝脏,胃肠道以及肾脏等。巨细胞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在体内,CMV的嗜细胞性有三大特征:①广泛分布的细胞类型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或)成纤维细胞是CM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②外周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是CMV易感细胞;③特殊的实质细胞如脑和视网膜的神经细胞、胃肠道的平滑肌细胞和肝细胞也能被感染。器官移植后活动性CMV感染率为20%~70%,如发生CMV肺炎,死亡率可达10%~20%。CMV还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CMV感染可增加真菌和其他机会感染发生率,还可能造成异基因移植物的损害。器官移植术后CMV感染发生率报道差异巨大主要是诊断的标准和依据不统一,如何明确它在体内的重新激活,进而诊断是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毒感染的难点。本文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和指南进展进行综述,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及相应支持文献较少,本综述主要介绍成人器官移植术后CMV感染诊断内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