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娜塔利娅·伊万诺娃 张变革[2] Natalia Ivanova;Zhang Biange
机构地区:[1]不详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心
出 处:《俄罗斯文艺》2019年第2期150-160,共11页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当代文学的关系问题,近年来不断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俄罗斯《旗》杂志社第一副主编、当代文学著名评论家娜塔利娅·伊万诺娃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近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心主任张变革在莫斯科对她进行了访谈。本次访谈从60年代作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误读开始,谈到了当代俄罗斯文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主题和创作诗学的传承。陀思妥耶夫斯基创立了现当代文学的范式,当代作家分别从主题、情节、场景,甚至主人公名字等方面不同程度地继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传统。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俄罗斯当代文学诸多流派作家,以不同方式继承并发展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传统。大众文学也不断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做出或忠实或偏离的阐释。残酷文学仅是在表面上接近了伟大作家,但达到深层的呼应则需要对残酷进行形而上的反思。伊万诺娃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说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勾勒出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全景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