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毅[1] Lin Yi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52-58,共7页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摘 要:近年来,围绕福山新叙事展开的相关探讨使中国理论界出现了新一轮福山热现象。但要真正理解相关论争中蕴含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除了需要关注思想史维度的文本解读之辩外,还应当深入论争背后潜含议题的层次,解读中国学人希望借阐释福山叙事所传达的理论观点与政治意见。因此,通过针对福山叙事是否发生转变、福山新叙事的解释是否充分、福山对中国议题的探讨是否合理等议题论争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总结出福山叙事及其中国衍生阐释中的局限,而且可以引出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本土化建构的任务。事实上,也只有通过对于论证本身的认真反思,并回到中国立场、中国问题和中国方法上来,与中国实践相匹配的中国理论的创新发展才可能由希望变为现实,从而引导前者沿着中国道路继续发展,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智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