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诚
出 处:《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95-101,共7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隐转喻视阈下壮族铜鼓文化的认知演变及活态传承研究"(YCSW2019017);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认知视阈下中越边境天琴文化重构与活态传承研究"(S20190002)
摘 要:天琴现代歌词是布傣壮族天琴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基于认知语言学中认知参照点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从篇章构建方式和概念隐喻角度探讨天琴现代歌词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动因,发现:第一,天琴现代歌词的编排存在链型递进、总分递进和分总递进三类认知模式;第二,根据源域不同,天琴现代歌词中大量自然类概念隐喻可分为景物隐喻、植物隐喻和动物隐喻,并体现天琴现代歌词去宗教化、生活化、时尚化、大众化等特点;第三,透过天琴歌词种类繁多的认知参照点可管窥壮族"天地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和世界观。研究有利于深入发掘天琴现代歌词的文化和认知内涵,揭示天琴在布傣壮族思维中的认知特点,为天琴歌曲创作和传播提供新视角和启示,促进天琴文化继承与弘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5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