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维平 靳永茂 WANG Wei-ping;JIN Yong-mao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132-139,213,共8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解释学视角的《资本论》经济哲学研究”(编号:14XKS005);兰州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科研重点项目“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与时代价值发掘研究”
摘 要:信用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关键范畴,作为一种经济关系,其逻辑展开在虚拟资本发展演变中得以呈现.信用同虚拟资本关系密切,前者的存在为后者的生成奠定基础,后者的发展为前者的扩展提供载体.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两者皆取决并服务于实体资本(经济)的存在状况,并由实体资本(经济)为其发展划界.经济发展的资本主导预判了此界限的必然突破,信用在资本逻辑支配下凸显异化,并在资本链断裂中转向危机.信用的发展逻辑在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下同后者产生冲撞,成为引发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先导性因素.制度缺陷使两大逻辑的冲撞成为必然,也成为金融危机风险再生性始终存在的罪魁祸首,还是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重要原因.只有确立优势制度,信用同资本的运作逻辑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并行不悖,最终推动信用回归.
分 类 号:F0-0[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