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麦产[1] Li Maichan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管子学刊》2019年第2期89-94,共6页GuanZi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与河洛三代都城文明研究"(13ZD100)
摘 要:我国是城市文明起源较早且积淀厚重的国家。继西周初年由大分封所带动的城邑建设集中呈现期,到战国,我国历史上又出现一次都邑建设、发展的高峰,其外延包括诸侯列国的都城(含迁徙都城),以及洛邑王城。而都城与其所在时代具有密切关系。战国之际,列国相互攻城略地,不断走向统一。该特征反映到都城上,就是军事斗争直接刺激、推动了战国都城的发展与变化。为了提高都城的生存能力,城墙升高加厚,或者构建纵深的防御体系、建立庞大的仓储系统等。由于军事威胁以及出于增强攻击力的需要,既影响到战国都城的安危、变化乃至迁徙,还促使人员、财富等向都城聚集,有助于城郭兼备的都城型制的正式确立。总之,在军事斗争中,战国都城占据着突出地位,发挥了应有作用。欲灭人之国者就直接打击敌方的都城;自卫者又能依托它实施顽强抵抗。战国都城曾受到军事斗争的重大影响,也在军事斗争中表现不菲,二者相互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