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协商与压力:人大监督权的运行逻辑  被引量:4

Organization, Consultation and Pressure: The Operation Logic of the Supervisory Power of the NP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孟宪艮[1,2] MENG Xiangen

机构地区:[1]聊城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2]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出  处:《新视野》2019年第3期49-54,共6页Expanding Horizons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大监督动力系统的结构变化与优化机制研究"(17CZZJ04);聊城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人大协商运行机制研究"(321021601)

摘  要: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其权力的行使对于观察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人大监督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需求的权力运作模式。与西方代议制监督相比,人大监督需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及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监督工作。在监督过程中重视与监督对象的沟通、协商与反馈,并通过整合多种监督方式和资源形成合力,持续不断地向监督对象施加压力,从而使人大监督在不依赖强制性制裁权力的情况下实现监督目的,保障监督实效。

关 键 词:人大监督 问题导向 沟通协商 压力输入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