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江汉论坛》2019年第5期38-44,共7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金融资本理论的新发展研究"(15CJL00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新发展研究"(18KDC016)
摘 要:不同流派的货币政策理论主要强调货币政策的实施与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服务,所不同的就是对于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存在分歧,但本质都是为了使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更加精确,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加稳定有效。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具有阶级性,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关系、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以及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这四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而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转向正是体现了阶级内部力量的对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央银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机构,得以摆脱狭隘的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阶级属性,从而可以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对社会信用关系进行社会化、有计划地调节,在保证币值和物价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为社会生产、流通提供充足信用,利用信用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不断完善金融调控,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成为实现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分 类 号:F038[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