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逯树荣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年第10期1759-1760,共2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粘连性肠梗阻是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挤压肠管导致肠道不通,内容物不能下排的一种急症,发病率占肠梗阻的60%[1],患者以呕吐、胀闭为主要表现,未进行及时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一旦发生血供障碍会使病情加重,缺血、坏死、穿孔、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相继发生[2,3].肠梗阻的基本治疗措施是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感染.解除梗阻是根本治疗,根据病情不同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如灌肠疗法和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多为单纯性肠梗阻不伴有血供障碍,非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灌肠治疗在肠道减压的同时可以注入药物有助于肠道黏膜修复、抑制有害病原体、保护肠道的屏障功能[4].灌肠治疗的疗效与几个因素相关,其中插管深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拟探讨予不同插管深度对单纯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5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