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太原030001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年第9期1505-1507,共3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全身麻醉围拔管期常伴有心血管系统反射和中重度呛咳等即时并发症,以及咳嗽、咽喉痛、声嘶等拔管后并发症,临床上常通过静脉及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减轻上述不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有研究报道套囊内注入利多卡因,可通过套囊壁弥散至气管黏膜表面发挥局麻效应,减轻拔管反应[1].另有研究表明利多卡因碱化后套囊壁对其通透性显著增加,提高局部麻醉效能.多项研究表明,套囊内注入碱化利多卡因可有效抑制单腔管拔管反应,并降低咳嗽、咽喉痛等拔管后并发症的发生[2,3],但其用于双腔管的效果尚有待研究.由于双腔管外径较粗、置入和定位过程复杂、局部刺激较大,其拔管反应较单腔管更为显著[4].本研究拟评价双腔管套囊内注入碱化利多卡因对拔管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