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银霞[1] 陈成伟[2] 傅青春[2] 程明亮 张懿 WU Yinxia;CHEN Chengwei;FU Qingchun
机构地区:[1]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上海200006 [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浙江实用医学》2019年第2期79-83,共5页Zhejiang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建立异烟肼(INH)诱导肝损伤小鼠模型,探讨MitoQ对INH肝毒性的线粒体保护机制。方法取36只C57B/6J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itoQ干预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kg)、异烟肼(100mg/kg)、异烟肼(100mg/kg)+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Q,2次/d灌胃。各组于5、14天分批处死小鼠,留取血液和肝脏组织,观察小鼠的肝脏病理改变,以及小鼠肝功能指标(ALT、AST、SDH、LDH)、肝脏氧化应激指标(GSH、GSSG、GSSG/GSH、4-HNE、3-NT)及肝脏线粒体指标(NADH、FADH、ATP、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结果 INH 100m/kg连续造模14天,肝细胞发生弥漫性小泡性脂肪变性,建模成功。肝功能指标中,与对照组比较,LDH在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SDH在14天时明显升高(P<0.05);MitoQ干预后,LDH和SDH较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氧化应激损伤指标GSSG、GSSG/GSH、4-HNE和3-NT模型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MitoQ干预后,GSSG、GSSG/GSH、4-HNE及3-NT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GSH则显著回升(P<0.05)。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中,模型组NADH、FADH、ATP、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MitoQ干预后,NADH、FADH、ATP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但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线粒体可能是INH肝毒性的主要作用靶点,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MitoQ可有效减轻INH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助于INH肝毒性的防治。
关 键 词:异烟肼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靶向抗氧剂MitoQ 动物模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1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