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精神的历史造像——读王安忆《天香》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新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江南论坛》2019年第5期60-62,共3页

摘  要:自1980年发表处女作《雨,沙沙沙》初登文坛至今,王安忆的创作已逾三十年,在这三十多年间王安忆孜孜不倦,不仅时有新作,而且始终维持在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是当之无愧的“高产”作家,王安忆骨子里似乎把写作视为一种劳动,从作家本人身上,上海人那种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或可见一斑。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王安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长期投注关照,从《长恨歌》到《富萍》《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月色撩人》等等,王安忆完成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现当代建构,俨然成为上海叙事的代言人。

关 键 词:王安忆 精神 造像 历史 海派 90年代以来 《遍地枭雄》 《桃之夭夭》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