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洋洋 丁曙晴[2] 叶菁菁[3] 张建斌[4] ZOU Yang-yang;DING Shu-qing;YE Jing. ing;ZHANC Jian-bin
机构地区:[1]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江苏南京210001 [2]南京市中医院全国中医肛肠中心 [3]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 [4]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出 处:《中国针灸》2019年第5期562-564,共3页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中髎、下髎对出口梗阻型便秘两类亚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其中盆底失弛缓型61例,盆底松弛型26例。采用0.30 mm×75 mm针灸针针刺中髎、下髎,垂直于骶后孔进针60~75 mm,并接电针(疏密波,频率为2 Hz/15 Hz)。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类亚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情况。结果:两类亚型治疗后便秘临床症状总评分,便质、排便频率、排便花费时间、排便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腹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松弛型腹痛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1),失弛缓型腹痛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亚型排便时间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失弛缓型大于松弛型(P<0.05),肛门坠胀感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松弛型大于失弛缓型(P<0.05)。两类亚型治疗后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两类亚型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电针方案对两类亚型出口梗阻型便秘均有效,在改善排便时间方面,失弛缓型优于松弛型,在改善肛门坠胀感方面,松弛型优于失弛缓型。
关 键 词:出口梗阻型便秘 盆底失弛缓型 盆底松弛型 穴 中髎 穴 下髎
分 类 号:R246.1[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