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辉 彭飞 兰亚[1] 

机构地区:[1]商洛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出  处:《肝脏》2019年第5期547-549,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摘  要:目的评估直接抗病毒药物索非布韦联合利巴韦林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改善肝功能和降低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入组后即开始索非布韦400mg1次/d和利巴韦林1000mg2次/d治疗、持续24周;观察组患者在接受12周的观察期后于第13周开始接受索非布韦和利巴韦林治疗、并持续至第24周。主要评价指标是治疗完成后12周随访时的持续病毒应答(SVR-12),次要评价指标包括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时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MELD和Child-Pugh评分的改善。结果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在前12周的观察期内退出本研究中,故以46例患者为统计分析对象。整体上,46例患者的SVR-12率为71.7%(33/46)。Child-PughA级患者的SVR-12率为77.8%(14/18),高于Child-PughB级患者的SVR-12率67.9%(19/28),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SVR-12率为76.0%(19/25)、观察组患者的SVR-12率为66.7%(14/2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随访时的HVPG较基线水平降低(2.4±3.2)mmHg(P<0.05)、MELD评分较基线水平降低(1.7±2.1)(P<0.001)、Child-Pugh评分较基线水平降低(0.9±1.3)(P<0.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治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直接抗病毒药物索非布韦和利巴韦林的联合应用促进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SVR效应、并促进肝功能的改善和HVPG的降低。

关 键 词:丙型肝炎 门静脉高压 直接抗病毒药物 肝静脉压力梯度 持续病毒应答 

分 类 号:R512.6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