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雪飞[1] 彭攀[1] 焦长锁 刘爱玲[1] 田培 YANG Xue-fei;PENG Pan;JIAO Chang-suo;LIU Ai-ling;TIAN Pei
机构地区:[1]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濮阳457000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19年第6期759-761,共3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法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集的180份符合要求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分别采用痰培养、LAMP法进行检测,比较痰培养与LAMP法对各种致病菌的检出率,并分析抗感染的治疗情况。结果痰培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18.89%低于LAMP法的43.33%(P<0.05);痰培养革兰阳性菌检出率6.11%低于LAMP法的13.33%(P<0.05);LAMP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11%、7.22%,均高于痰培养的7.22%、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MP法病原菌检出率56.67%显著的高于痰培养法的25.00%(χ~2=37.356,P<0.001);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于入院当天即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35例患者初始治疗未覆盖病原体、145例患者初始治疗覆盖病原体;初始治疗覆盖病原体组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时间(14.3±2.9)d、住院时间(14.5±3.2)d均显著的低于初始治疗未覆盖病原体组的(16.0±3.2)d、(18.4±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治疗覆盖病原体组患者的初始治疗有效率86.21%高于初始治疗未覆盖病原体组的40.00%(P<0.05)。结论 LAMP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效果较痰培养更好,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